奈飞影视
首页电影电视剧综艺动漫短剧

我的团长我的团-第35集

收藏下载分享

类型:历史 / 战争地区:大陆年份:2009

导演:康洪雷

演员:李泓良 / 范雷 / 哈斯其其格 / 张国强 / 白恩 / 李晨 / 曹海涛 / 曹操 / 赵志君 / 邢佳栋 / 刁海明 / 袁菲 / 江奇翰 / 刘天佐 / 张衍

云播资源如遇卡顿,请切换播放资源

线路1

第01集
第02集
第03集
第04集
第05集
第06集
第07集
第08集
第09集
第10集
第11集
第12集
第13集
第14集
第15集
第16集
第17集
第18集
第19集
第20集
第21集
第22集
第23集
第24集
第25集
第26集
第27集
第28集
第29集
第30集
第31集
第32集
第33集
第34集
第35集
第36集
第37集
第38集
第39集
第40集
第41集
第42集
第43集

情节简介

1942年,中缅边境有座叫禅达的小镇。时不时受到炮火袭击的地方,聚集着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溃兵。他们是小太爷孟烦了(张译 饰)、军医郝兽医(罗京民 饰)、东北佬迷龙(张国强 饰)、阿译长官(王往 饰)、湖南人不辣(王大治 饰)等。他们只求有吃的死不了,如同活死尸。这时,师 长虞啸卿(邢佳栋 饰)出现了,他想利用这群散兵重组川军团,空降缅甸参加战争。但到达战场的小分队面对的却是已成定局的溃败。最后剩下的孟烦了一行人被逼退到四面楚歌的小屋里。外面是不断靠近的日本兵,危机的最高点,拯救他们的是自称团长的龙文章(段奕宏 饰)。
龙文章其人,由来不明,不按常理出牌,却奇迹地带领着孟烦了一行人渡过怒江,回到了禅达。等待他们的不是嘉奖,而是看守。而龙文章则被发现根本不是什么团长,而是摘了军衔自己挂帅的中尉。就在大家都猜测龙文章凶多吉少时,龙文章不仅没死还被虞啸卿任命为川军团团长,但等待他们的是更深的漩涡……

用户点评

  • 来自网友【鲜克】的评论热乎的,刚看完了《我的团长我的团》。这无疑是我今年看到的最优秀的影视作品,其实在看到沙盘推演那一段我就确定了这样的观点,因此我原本是打算把对它的评价写在我的24年末总结里面。但是在一口气追完大结局后,我实在觉得我有必要为他写点什么,而且是现在就要写。其实我还挺喜欢看同题材的电视剧的,基本上,好的烂的,旧的新的我一直都有去看。但我还是想说“我团”是同类题材里我心目中的巅峰,当然就算考虑其他题材的电视剧,他也依旧是数一数二的。接下来随意唠唠【同班底演员的精湛演技和导演的识人之明】我是在今年秋天看了《士兵突击》,看完就马不停蹄看了“我团”。两部是同班底的,其实“同班底”一直在影视行业不少见,熟悉的演员和导演搭手,一些反响平平,也有不错的比如《武林外传》和《炊事班的故事》。但是一般情况下,经典的第一部往往会先入为主的占据观众的印象,也就更难去带入后面的故事。虽然,这从一方面可以印证第一个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但这也从侧面说明,这只是这个演员遇见了个符合自己调性的角色,而不是这个演员本身的可塑性带来的角色的成功。“我团”则不同,我看孟烦了的碎嘴痞子模样,绝对不会将他和温柔的史今班长以及安欣联系起来;我看迷龙邋里邋遢、大大咧咧但是粗中带细,也绝对不会串戏到高城。不过死啦死啦和袁朗那种难言的气质(确实难言,但是足够吸引人)倒是一以贯之。所以我又不得不想,即使他们是那么独立和不同的角色,但我总觉得这两部剧之间,由同一个演员饰演的角色是有相似的内核的,或者是很有宿命轮回的感觉的,就好像在《士兵突击》里他们实现了《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最深切的遗憾。比如说由邢佳栋饰演的伍六一和虞啸卿,同样的心气高,同样对自己够狠,同样是足够有抱负不愿意同流合污的人也同样是单纯的人。但对于他们的结局,我竟然表现出一种“逼良为娼,劝娼从良”的恶毒期待。我很希望伍六一接受司务长的职位,这样他的后半生会好过点;我也很希望虞啸卿可以在第一次收到“攻击立止”的时候就提一队人马杀上南天门,然后战死在那里。两个角色,两种选择。我更爱伍六一,因为他最后用一种燃烧自己的方式保全了自己,而虞啸卿,我想他最终会变成和唐基一样的人,这当然不能说虞啸卿就劣等到哪里去,但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他别无选择地注定走向恶堕,他是没有伍六一幸运的,他不可以那么不管不顾。因此,我在心里会希望虞啸卿生于寻常布衣家像伍六一那样纯粹地重来一次。算是一种救赎吧。再比如由段奕宏饰演的龙文章和袁朗。当我看到龙文章出卖色相换军需,用尽激将、招魂、哭喊种种手段只是为了把流落缅甸的散兵游勇带回禅达,跪下求麦克鲁汗教他的士兵活着,救孟烦了爹娘,给即将赴死的孟烦了和小醉送杰克丹尼……他的不要脸皮,他的疯疯癫癫,他的放浪形骸,他的每一次嬉笑怒骂,我看到都会脑海里回响袁朗说的那句:“我敬佩一位老军人,他说,他费尽心力,却不敢妄谈胜利,他只想他的部下在战场上少死几个,他说这是军人的人道。”再再比如由小白杨时期(强调小白杨是因为这个时期确实是小白杨,好清秀呜呜呜)李晨饰演的张立宪和吴哲。同样的学生兵、有知识有信仰的人。只不过张立宪将信仰寄托在虞啸卿、虞师和钧座身上,所以只能在被弹尽粮绝、无人增援之后受困南天门,绝望饮弹。于是我又不得不提“士突”,大概是吴哲在通过老A第一次实战考核后,他对老A表现出一种非常符合人设的,足够有头脑、有想法、有原则的,一种知识分子反骨仔的,让我直呼“这很吴哲”的拒绝。吴哲大意是在说,你们老A觉得我可以是吧,OK,但我觉得你们不行,因为你们践踏我们的希望和理想。袁朗回他说,他不会去践踏士兵的理想和希望,这也正是他最珍视的部分,但作为军人他不得不假设一种没有这些东西的情况。张立宪信仰虞啸卿,可虞啸卿只是一个纸老虎,所以上峰稍想牵制就能够全然摁死他的信仰和牺牲的意义。这正是所谓没有信仰的情况,所以张立宪会寻短见。吴哲的信仰是什么剧里没交代,就不多说。其实我老喜欢这个情节了,相当经典,这里面既有对于军队这样相对特殊的群体里面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矛盾的探讨,也有辩论者之间对于对于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探讨,也有对于理想信仰的探讨。吴哲和张立宪之间也有着丝丝入扣的关联,如果为他们选择共同的关键词,我想就会是“希望”。所以无论是伍虞这样刚猛的人面对时代和体制被摧折的故事,还是袁龙这样嬉笑怒骂中深藏大义大勇,又或者张吴这样满怀希望的书生,我觉得这都跟演员的气质和内核有关捏,这是一种不停留在演技规范层面的,我感觉这更像是一个演员的气质和内核,当然不是说邢佳栋就演不了龙文章,但他的观感绝不会是粗砺、疯癫又令人信服的;段奕宏去演虞啸卿的话,或许也不会那么麻木、疯狂又令人心痛的。所以真的还是很看导演眼光的,呜呜呜呜,康洪雷你好事做尽。【超现实主义色彩与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虽然“我团”被划为历史片战争片,听上去是一个比较现实向的题材,但是在表达上充满了超现实主义色彩。比较明显的体现是孟烦了和迷龙去抢悬崖下郝兽医的尸体,并且用绳子把郝兽医吊回去的时候,剧里真的就拍了郝兽医像一个“断了翅膀的老天使”一样飞上天际。我认为这个情节是剧情走向高潮和攻上南天门结局的重要转折点,前期炮灰团是一个尚且存留着善良(“郝兽医”真的几乎算纯然善良的人,莫名其妙地卷进战争,但是一直不求回报地救人。/所以忽然发现其实每个人的名字都有含义?善良老头郝(好)兽医,思绪过度小青年孟烦了,以及有点嘴炮的虞啸卿)和归路(这一点不用说,之前孟烦了讽刺郝兽医医术差,郝兽医说:“有我在,起码你们还知道在战场上受伤了往哪爬”)的炮灰团,感觉郝兽医“祭天”之后不久,他们就下定决心要攻打南天门了。所以拍升天除了展现郝兽医这个角色的善良和光辉,或许还有一些献祭(?)的悲凉意味。这算是一处比较突出的超现实主义的表现,但其实我感觉超现实主义的色彩是悠悠不绝于整部剧的,这些感觉可能是其他情节、台词和构图给我的感受吧。比如龙文章招魂,再比如沙盘推演。历史片用这种手法确实不多见,但我认为恰好是这种带点魔幻和疯癫的表达才是更加接近这个故事的,因为这个故事是来自于孟烦了的叙述和回忆的,而回忆总是会被时间和自身的情感扭曲。比如说《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通过讲回忆去展现那个时代的图景的,所以电影的画面就一直散发着一种梦幻感,包括电影结尾马小军对于宴会的错乱以及对于于北蓓和米兰存在的质疑,其实都体现了回忆这种扭曲又迷蒙的特性。所以拍得疯疯癫癫带点意识流的错乱的恰好是符合这个主题的。观众可以从上帝视角回归到历史亲历者的感受上,因此,我觉得这样的处理是精妙的。这部比起士突用了更多的民俗文化、历史典故和诗词来更好地表达意蕴。这些隐喻绝不是一种生搬硬套穿凿附会,实际上抽象的隐喻往往会保留广延的意蕴,而且在相同的文化环境里隐喻往往会提高表达和理解的效率。讲几个特别有意思的情节:首先是孟烦了引《笑林广记》里的“初从文,三年不中;后习武,校场发一矢,中鼓吏,逐之出;遂学医,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来调侃从来没救活一个人的郝兽医。但其实这个影射更多的却是孟烦了自己这种有才学而为外力所迫生不逢时又多思的碎嘴自嘲青年的。自嘲是个好东西,很多时候,面对虚无和无力,选择自嘲和荒诞选择幽他一默是好办法。再比如迷龙和上官戒慈死里逃生的重逢,他们干柴烈火了一夜。这个情节如果让一些俗情的人来拍估计会故意哗众取宠地拍一些香艳画面(我不是说所有描述性的都是俗情,但确实是有为色而色博人眼球的,我不喜欢)。但是这部很有意思,他用很长一段戏剧唱腔,大概是有情节有起伏的那种戏剧唱腔来隐晦地描画(我还没做过功课,不知道唱的是啥)。就很民俗、很喜庆,会让人觉得这一段是乱世之中寻求幸福的生活的一部分。其间又穿插着炮灰团对这件事吵得大家睡不着的反应,但是竟然不龌龊?(关于为什么说“不龌龊”先按下不表,后面一节讲)。我还有一个很喜欢的点是这部电视剧对方言的大胆使用,真的很合理并且很贴人物。那个时代普通话应该是没有推行的,炮灰团的人是来自天南海北的残兵败将,他们从家乡出发一路抗日应该也都是讲乡音,所以聚在一起大家应该也会继续用方言。并且这个设计是能够使人物更加立体的。京片子那股戏谑劲儿就很贴合碎嘴自嘲拧巴青年孟烦了,穿插始终但是不起眼的湖南青年不辣那句“中国人要灭亡,福兰(湖南)人先死绝”振聋发聩,以及陕西的郝西川在知晓丧子之后突然变得老迈恍惚,在受到“笑林广记”“百无一用”的讽刺之后用关中话讲出那句“额真是伤心死滴”,我简直心绞痛。再比如大部分时间讲普通话,但和具体士兵讲真心话的时候自如切换各地方言的龙文章,嗯,那种走南闯北的江湖气和博大包容、同袍同泽的感觉可以说跃然纸上。【对于历史上另一群体的“看见”】首先是对战争中普通士兵的看见。很多的同类型电视剧喜欢拍西装革履油头反光的超绝三面卧底、特工学院的天才特工、动辄开枪毙人的大佬或者手下万众一心、令行禁止的猛男,各有各的好,都好!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那些化作数字的普通士兵的挣扎和牺牲。炮灰团的建制并不健全,没有像样的食物、衣装、枪械军医,他们中的很多人充满疑虑、怯懦和痛苦,他们爱安逸,他们想活命,但这部剧展现里他们的勇敢、智慧与团结。他们不再是只为推动情节,彰显主角智慧的甲乙丙丁,他们有的展现了有才青年面对现实摧折变得多思自嘲但仍然具备极高军事才能且渴望有所作为(孟烦了),有的展现了家乡沦陷辗转迁移的血气方刚的汉子在找到“身后身”之后仍然一往无前(迷龙),还有天之骄子看似前程似锦,实则无依无靠在焦虑之中扭曲地渴望成仁(虞啸卿)。“一尘不染的东西是没有的,但不妨我们做的更好一些。”“我只是想事情是他本来该有的样子。”“马革裹尸不是什么大豪情,原是大悲情。”其次想讲的是对战争中的女性的看见。男性和女性都是战争的“能动者”和“受害者”,但女性其实长久以来在公共生活中是被边缘化的,在正式的和平进程之中她们也总是被排除在计划外的一方。长期以来,能够立体地展现战争中的女性的电视剧少之又少,《潜伏》算这个赛道最好的(翠平、左蓝和晚秋都很好)。“我团”当然不能算这个赛道最好的,说它是什么女性主义也很扯淡。但是我认为他现存的那些会被冠“老登影视”(对这个新词目前持保留意见,但是为了表达先用一下)的特点比如把女性的成长建立在男性之上,这些特点的存在我认为是视角选择的缘故,而不是不尊重女性的问题。当确立一个主体的时候自然伴随着对他者的客体化,这部又是孟烦了视角回忆,因此它能做到把配角展现得立体、有灵魂,在我这里就OK。但是一些同题材甚至高分的女性角色就是刻板的virgin、slut、mommy。To elucidate“不龌龊”,战争中,时常有对女性的结构性集体性的性暴力,而一些主流的话语对此其实不以为意。比如2002年国际法才把战争中侮辱女性列入判定战争罪的犯罪要件。所以在看到上官戒慈丧夫并且在路边求“过路君子”安葬新丧的公公的时候,在知道小醉是一个妓女的时候,我发自内心很担心她们在那样一个乱世会遭受更多伤害、审判和污名化。但是,这部对两位主要女性角色(但其实她们应该算出彩的配角)的刻画都是充满人对人的关切的。从我现有的印象来说,上官戒慈总给人一种经历过很多事情,见识过很多人所以充满着温柔与力量的感觉。她洞悉并包容着士兵的豪情与牺牲、爱国老学究的老派与讲究以及小醉的柔肠百转与望而却步。她真的聪明、坚强、慈爱、善解人意、有大义。再比如小醉,简直是我的纯情宝宝。她是个主体性很强的人,作为一个迫于生计沦落风尘但是真的纯真善良、善恶分明、勇敢自尊的女性,当我看到她被孟烦了他爹介意的情节,我以为她会像那些传统的情节里一样敏感痛苦自弃,但是真实的情节是。爱人孟烦了选择带她见家长订婚事的时候,她跪了自己的“公公”;“公公”嫌弃自己妓女身份的时候,她起身离开;而当爱人选择坚持与自己在一起的时候,她向孟烦了伸出了手,拉住了他。(后续还很可爱地问要不要“生米煮成熟饭”,当然纯情小情侣并没有这么做)。最后还有对战争中的敌人。这部剧几乎没有一个日军是有名字又有镜头的,这部剧也很少有刻板印象中那种口音奇特、眼神智慧、人中一撮毛的大佐。先说有名字没镜头的,立花奇雄和竹内连山。立花可以勉强算有镜头,就是负隅顽抗被枪杀。竹内连山一直没露脸,但从情报看是一个土木天才、大卷王且治军很有一手,绝对是强敌,而不是什么土鸡瓦犬、插标卖首的呆B。再讲有镜头没名字的吧,一个是落单之后在河边唱了一夜日本小调,最后切腹的年轻士兵。还有一群是绑了麦克鲁汗,并且像钉耶稣一样把他钉在十字架上抬出来挑衅炮灰团的。这为数不多的情节所展现的扭曲、痛苦和病态,我不太了解日本,所以我很难评价这算不算加深某种刻板印象。但是,他起码向观众展现了一个立体的强敌,顺带一提,通过强行降智敌人,减少难度来赢真的很低能。【眷顾虞啸卿】在沙盘推演的最后,虞啸卿败下阵来,他意识到自己的战略必将导致全军尽墨,一切都是无谓的牺牲,他脱力。这个镜头里,他头不受控制的低下,双腿没有颓唐的跪地,而是尽力保持着一个蹲姿,手枪的枪口抵在地面,全身的力气都卸在手上。我忽然想,他连落败都是极有尊严的。我想导演是眷顾虞啸卿的,所有人的镜头都是白描,唯有刻画他会格外开恩。比如第一集,那个先拍皮靴后拍腿,一路摇到他脸上;再比如在家训的匾额前站得笔挺的背影;再比如超酷脱外套和红红眼眶。嗯,为什么我觉得这是一种眷顾?我想他是一个《大明王朝1566》里高翰文式的那种人,这种人总是被眷顾的,但不妨碍他们是悲剧。这种悲剧不是死了,而是违拗初衷地苟活。一样的家世不错、盘靓条顺、有才华、有抱负、有良心,也是一样的纸上谈兵。高翰文被杨金水、沈一石、芸娘眷顾着,苟住了自己一条命。虞啸卿被龙文章、他爹或许还有唐基一路保驾护航,也算结局不坏。但是,他们的悲剧也是一样的,那就是他们都是权力的吉祥物。虞啸卿是一个看似什么都有,实则什么都没有的棋子。首先,虽然这个剧的剧名“我的团长我的团”是由他在第一集点出来的,但由于他的出身,他天生就是没有机会去与这个世界交手的,没有真正一起亲历痛苦的经历,就注定他没有从草根一路滚过来的真正袍泽。他有的只是学生兵对他天真的仰赖。而在他的上峰那里,他是名门之后,他是天生将才,但他不是可以用人不疑的君命有所不受的将。对他的部下来说,他是神祇,而神祇有时候只是当权者的棋子,可以随时被权力剥夺所有笼络信众的手段。上峰不给兵权、粮草、辎重,上峰需要他时他是“东方巴顿”,上峰不需要他时他什么都不是。因为没有真正的袍泽,所以他连哗变都做不到,因为无力对抗无力保全,所以那些仰赖他的学生兵也会在看不到希望的时候自尽。师座很美,我私心也会格外希望他能两全,但我接受他的堕落和悲剧,我想这是因为好角色并不单单为剧情服务,当他被立住的那一刻,他会走向什么样子的结局几乎注定,你没有办法违拗他的本色去强行安上一个让观众舒服的结局。就好像伍六一那样狠逼自己,过刚易折,他注定会拉断那根紧绷多年的弦,轰轰烈烈走向倾颓;虞啸卿生在其位,他所拥有的下属并不真是他的袍泽弟兄,也没有可以仰赖的支持他的人,所以他身后空无一人。但我仍情愿相信虞啸卿在最开始没有立刻带人冲上南天门,这不是因为唐基以军长之职为饵,而是因为他确实真的就觉得一个师长虞啸卿再没用,也比尸体虞啸卿有用。他只有从上面拿到支持才能真的救下他们。当然,这是他将“同流合污”合理化为“和光同尘”的第一步。人总会为自己的恶行找借口,而道德是会滑坡的,因此我承认虞啸卿最后就是堕落成唐基那样的人了。三十五岁的虞啸卿站在南天门下要违拗“攻击立止”的军令,想要成全自己的风波亭为真和虞啸卿最终变成又一个唐基并不矛盾。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渺小,而一套体系,它即使再草台班子、再腐朽,只要它运转起来,它的力量都不是一个人可以撼动的。【关于结局】在这里补一点我对结局的理解,我还没看小说,结局应该做过删减(结局我觉得会是我不那么喜欢的点),特别是末尾六十年后那一段,充斥着不合理,因此我在这里纯纯私货地讲讲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六十年后的第一镜给到了搬出来的祭奠的花篮,他既是今人对远征军的哀思,也是一种暗示,是在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几乎无人生还。我预设过,可能不辣已经拉了手榴弹,可能他们确实回到禅达,但明显国民党的高官依然会把功劳划拉走,黑暗的环境里,他们只能是炮灰,而炮灰注定燃尽之后无踪无影。除了作为叙述者的孟烦了可能活下来了,还有一个活下来的人就是在结尾被所有人簇拥着的,白发老人,我认为那是虞啸卿。一个最后同流合污却平步青云的人,可能在后续做些贡献,为人景仰。总之进退浮沉,自得而已。他有他的理由,他也活下来了,他是将军、高官、他也一部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看上去完成了她想要的一切。长命百岁,他万年富贵也是万年负愧。咕叽咕叽说了这么多,但其实我觉得还有很多空间,不过目前能想到的就这么些。说不尽啊,好电视剧真的说不尽。
  • 来自网友【沉歌】的评论严重被低估的作品,我没有看过比这部刻画人性刻画国民性更深刻准确的电视剧了,而且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多重解读皆可。国剧之冠,可我敢说大部分中国人都还没看懂它。
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存储,如有侵权,3个工作日内处理。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