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飞影视
首页电影电视剧综艺动漫短剧

急诊室故事-第03集

收藏下载分享

类型:剧情 / 国产剧 / 爱情地区:内详年份:2015

导演:徐庆东

演员:王茜 / 王挺 / 隋兰 / 张欣颜 / 田牧宸 / 刘钧 / 刘德凯 / 张垒 / 张潮

云播资源如遇卡顿,请切换播放资源

线路1

第01集
第02集
第03集
第04集
第05集
第06集
第07集
第08集
第09集
第10集
第11集
第12集
第13集
第14集
第15集
第16集
第17集
第18集
第19集
第20集
第21集
第22集
第23集
第24集
第25集
第26集
第27集
第28集
第29集
第30集
第31集
第32集
第33集
第34集
第35集
第36集
第37集
第38集

情节简介

由王茜、刘钧、王挺等众多实力演员联袂主演的大型行业剧《急诊室故事》正在北京顺义热拍。该剧通过讲述医院急诊室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全景式的再现了医疗行业的方方面面。

用户点评

  • 来自网友【云飞扬】的评论对于2015年的电视剧产业来说,最深沉严重的政策影响,毫无疑问是“一剧双星”的实行。除去投资、阵容和营销均呈现三高状态的所谓“剧王”之外,专业剧是迎战新时代的绝招之一。鉴于中国的国情,警匪剧、律政剧等难有更多空间,医疗剧可以说是能够担负擎起收视率、话题性和美誉度的专业剧的稳定类型。徐庆东导演、王茜编剧的《急诊室故事》,上续《无限生机》,传接《重案六组》的节奏感,再度转战急诊室,拿起柳叶刀,直面中国当下医疗现状。《急诊室故事》概念清晰,情节强劲,叙述明快,台词专业,干净利索,动作娴熟,“生死面前,一切都是闲事”,急诊室的故事需要讲逻辑,说人话,本剧主打现实主义,不回避医疗界的明规则与潜规则,又不缺世风人情的戏剧性,同时也有恰当好处的喜剧性,是一出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优质专业剧。《急诊室故事》让诸多传说中的敏感话题脱敏,把某些在影视剧中少见的社会议题带入公共空间舆论场,将那些在灰色领域里飘扬的风评在银屏上公开,对于有关部门和观众来说,都值得再三交流、交通、思索和反省,以便取得谅解,在共识的基础上实现医疗改革。专业剧对于现代文明社会的整体素质提高,起到宣讲团所不能达到的积极作用。医生、警察、教师、律师、消防员等专业人士,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自我培养、理想和价值观的实现以及社会、国家和公众的期许、培养,都应该通过专业剧来客观呈现,婆媳剧、青春剧、武侠剧、抗日神剧等等,目前占据了太多的生产和播出份额,这个社会需要更多优秀专业剧来正本清源了。2014年有四部较为著名的医疗剧,其中三部有关妇产科医生,观众审美已疲劳,而《青年医生》的专业性有不足之处,这些医疗剧与之前的大热之作《心术》有着共同的情感戏失重问题。作为《重案六组》和《无限生机》的姊妹篇,《急诊室故事》始终坦然面对各种医疗个案,绝不撒弄狗血,医学伦理严肃直切,所有病例要么来自北京市卫生局汇编临床,或者从剧组人员亲友团中选取,最让观众意外的是,据我不完全观察(我看了头尾24集)本剧很可能创造了世纪电视史上失败率最高的医疗剧,此外家属在获悉全面情况后放弃治疗的选择,即便是对于医生本人及其家人,也是能医不自医,医生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少数隐病丛生。著名的大V急诊科女超人于莺 担任本剧医学顾问,王茜等演员下医院体验生活达三四个月,保证了戏剧和真实之间的平衡。本剧从故事层面看,接近美剧《急诊室的故事》和港剧《妙手仁心》《on call 36小时》,从医疗伦理来看,与美剧《周一清晨》和《夜班医生》很是亲和,《周一清晨》对美国医疗有诸多技术和伦理上的反思,《夜班医生》则对医生自身和医疗资源进行剖析,每一集都采取多线叙事比《产科医生》等国产剧集通常多集一个案例更加现实(现实中的急诊室当然是鸡飞狗跳的紧张刺激的有秩序),也是对电视剧前观众的挑战。《急诊室故事》病例交错、节奏快、情节密度大,信息量足,可能部分观众接受有困难。刘德凯饰演的骆一禾、刘钧饰演的关纪洲两任急诊室主任,都要在医患关系、医疗资源、以药养医、医护人员微妙关系、医药代表、红包问题、穷人医药费、职场斗争、外地病漂、走后门、上级指示等问题上(本剧似乎没有对器官移植做出展示,大约是太过敏感吧。),做出自己在一团乱麻中的自然选择,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以最紧密的方式契合在一起。以王茜为主编剧的编剧团队,不放大阴暗面,不以苦情叙述绑架观众,也不以三突出模式推崇医生的牺牲、伟大和光荣。社会阶层的客观存在、医患之间本应共生然而时有对立感、医护人员的日常生活,都在考量主创的拿捏尺度和执行能力。《急诊室故事》与《重案六组》最相同的部分,便是人物生动,从具体的警察或医护出发,而不是先架设人物,演员们塑造人物特色和人物关系时,要比剧本更细密的进入角色的内心。都需要深入生活,最终实现语速、体态、姿势、神情都与专业人士一致,才能开拍,这也是徐庆东即使年过花甲也能够保持良好的创作的根本原因,可惜天妒英才。行业剧女王王茜身兼编剧、制片人和主演,她饰演的急诊室女超人苏俪,很明显有于莺的影子,在本季结尾处也面对是否离开的问题。对于她来说,作为骨干,“你要练就一颗不被打垮的心。”专业毫无问题,难题在于情感,不仅要如何诚实面对内心的悸动(两位男医生都极为优秀,然而感情不能量化和游戏,他们都不是人情练达之人,职业性要远远强于社会性),再就是家有痴呆症老母,“时间能解决一切”是老人的告诫(解人易,知易行难),然而苏俪本人左支右绌,妹妹不理解,自我也不满意,鱼在水中游,水知冷暖谁知冷暖?张磊饰演的汪晓寒,热血海龟,代表着新生代的进击。与《妙手仁心》等港剧相比,内地医生们的情感、生活、社会压力有着很大差异,香港同行们过着惬意而自觉的中产阶级生活,而内地同行则要为难一些。很明显,急诊室医生的时间管理非常成问题,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医生总数约为280万,可以说是过度不足,中国医疗资源的不足和不平等极为严重,医疗综合体中的名医院又貌似利维坦,急诊科如同战争中的尖兵连、突击团,承担了太过度的责任。急诊室医护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资源,其分配和演进,都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博弈,身在其中的名医在命运上往往难以自拔。然而其一举一动都很可能震荡舆论场,病人不是格式化商品,他们作为极其特殊而复杂的受助者,如果不能与医生共同面对生死难题,一旦进入寻衅滋事视角,家人、媒体和网络导入错讹的认知模板,医护人员被妖魔化甚至受到人身伤害,都是多方失败的格局。假如不能在未来培养更多的医护人员、不能解决现任医生的劳动强度、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弭平医疗鸿沟和心理距离,诸多难题将会累积成山,导致无法碎片化、模块化解决。医疗剧是目前大众引发与有关部门对话、通话、喊话的手段之一,其目的性的正当可以说是具有天然之义,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下更大力气来直面社会问题,通过剧集来做舆论管道其实是对社会压力的效果舒缓。在最初看剧时,有个只能说一个字“成”的小女孩,最终她近亲结婚的父母在知悉了所有可能性之后,选择了放弃。何弃疗在中国本就是极为棘手的终极之问,当时我想起来的是著名作家周国平,他当年的一本《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赚了无数人的眼泪,让读者明白妞妞的不幸,作为先天绝症患者,她最终匆匆来人世间走了一遭,很多时候选择放弃是家属更大的勇气所在。最近周国平的言论在网络上掀起无数的争议,正好说明他作为传统中国人的典范。关纪洲、苏俪等人与病人的目光进行平等的接触,正如法国哲学家福柯说医生对于病人的凝视本身就是一种抚慰。一刀下去,生死两由之,在信息极度不对称的医患关系里,病人无可避免的陷入明确的困境之中,病人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十分容易产生对医生的依赖,或者,怀疑。能够对病人命运轨迹的操刀手,每一刀下去都是不可逆转,医生的专业素质、临床状态以及病人的应激反应,都决定了每一个成功或失败的病例。上面说过本剧死亡率之高,远远超出观众最初的想象(我有一个初中同学曾经做过急诊科医生,他说这便是医生的寻常事。再多说一句,我有五个初中同学后来从事医疗业,以前在老家我经常去他们工作地方聊天,也算是也有些认识)。夺去爱人农药瓶喝下的小三、不慎捂死女儿的抑郁症母亲、倾家荡产治疗艾滋病女儿的妈妈、守候20年却在演唱会前猝死的痴心人,等等等等,这些病例如同《重案六组》的案例,犀利、真切、不加掩饰,人物的性格缺点、亮点、泪点、痛点,从生活中来,令人惋惜于苦楚又能够在艺术上感同ing,悲喜交加的人间正剧在不断上演。如何更好的活着、有尊严的死去,是整个社会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每个人必须直面的人生课题,尤其是在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之时。
  • 来自网友【幽谷默兰】的评论我很爱医疗剧。但医疗剧看得越多,越难看到“合格”的,比如比这个剧稍早一阵播出的青年医生、产科医生、产科男医生,基本都是穿着白大褂的偶像剧爱情剧,除了医生护士打情骂俏,就是病人夸张搞笑。专业上漏洞百出,让纯业余观众都笑掉大牙。我至今仍然认为,十年前的《无限生机》是中国最好的医疗剧,也知道这个班子一直在筹备续集,但是前几年医疗剧沉寂,一直没有好机会,等得也真是着急。这两年医患关系紧张,医疗剧一下子又成了当局弘扬主旋律的战场。我知道医疗剧又要雨后春笋了。但是连着几部都很失望,越发期待这个剧组能带来一部真正的医疗剧。虽然徐庆东已经去世,但这部剧是在那之前已经杀青的,只是盼着播出。没见到什么前期宣传,转过年忽然就播了。大体是《无限生机》的原班人马,王茜刘钧田振崴王挺隋兰,还有徐庆东工作室的“镇宅之脸”张潮。一班一直不是很火,但一直很认真的演员。张磊和张欣颜算是新鲜血液。整个剧看下来,我必须得说,《无限生机》是难以逾越的。相比之下,《急诊室故事》节奏更快了,但是略显粗糙和凌乱。特别欣赏编剧在刻画人物的时候把握的那种基调,并不是一味“阳光、温暖、积极向上”的主旋律,而是有一种灰蒙蒙的气氛,迷茫、压抑、纠结,但是坚持。我觉得这很符合目前医疗行业的调子。困顿里坚持,更显出信念的可贵。特别喜欢的一个情节是,急救中心系统崩溃的那一段,救护车司机接到了来自自己家的求救消息,却不能去,甚至不知道有没有人去了。然后男主替司机着急和不服气,冲进呼叫中心。——在医护这个链条上,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艰难困苦,互相了解和理解远好过抱怨和指责。各个行业,莫不如此。最近的这一批医疗剧,都在对观众进行死亡教育,这个也不例外。骆一禾、许湘,还有另一个出场的老太太,都是用来苦口婆心讲述“有尊严的死亡”“死是生命一部分”,以及何时求治,何时弃疗的观念。同样是在面对死亡这个点上,十年前《无限生机》通过医学院教授王还心衰的病例,传递的是完全不同的理念——尽力抢救,尽力劝病人求生。关于笑对死亡,无限里的经典病例是猫奶奶。这剧结尾感觉很仓促。我不是说一女二男的三角关系没结局,而是说,苏的老年痴呆母亲这条线没有走下去,姜要不要继续当医生的题目也没有深入展开,护士何的猝死给这一群人带来的影响,本来也可以再挖一挖。虽然徐庆东已经去世,但王茜说这剧要拍一百集,希望可以实现,希望能拍得更好吧。
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存储,如有侵权,3个工作日内处理。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