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飞影视
首页电影电视剧综艺动漫短剧

巴比伦柏林 第四季 Babylon Berlin Season 4-第02集

收藏下载分享

类型:剧情 / 历史 / 惊悚地区:德国年份:2022

导演:博里斯 / 提克威 / 汤姆 / 汉德罗厄格滕 / 阿希姆 / 亨德里克

演员:戴维 / 弗赖斯 / 丽莎 / 菲尔曼 / 拉斯 / 梅雷特 / 库克利斯 / 格里什 / 丽芙 / 舒里希特 / 芭芭拉 / 彼得 / 汉勒斯 / 克里马洛夫斯基 / 乔丹

云播资源如遇卡顿,请切换播放资源

线路1 线路2

第01集
第02集
第03集
第04集
第05集
第06集
第07集
第08集
第09集
第10集
第11集
第12集

情节简介

第四季时间来到1930年代初期,故事在魏玛共和国开始崩溃的混乱中展开。

用户点评

  • 来自网友【给你可乐】的评论 《巴比伦柏林》第四季的背景设置在1930年的年终岁尾,与前三季相比延后了一年,彼时“咆哮的20年代”已经消逝,即将到来的30年代危机四伏,经济危机造成大量平民失业,社民党、纳粹党、德共的三方角逐日趋激烈,纳粹党内的冲突和反犹浪潮让政治斗争开始朝着血腥暴力方向发展,然而柏林闹市区的灯红酒绿与车水马龙烘托出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暂时将可怕的冲突完美地遮掩住,若这不是历史,似乎没有人能预测到短短几年后世界将被柏林、被德国卷入一场颠覆性的血雨腥风中。 无论大背景如何幻化,生活在大时代里的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始终在为各自的生计或利益而疲于奔波。第四季在剧情走向上,继承了前三季的多线叙述,以男女主的感情升华为引领,加之温特和泽格斯的“德版风声”感情戏、富婆三人组的相爱相杀、财阀尼森与黑尔嘉及玛丽夫人之间的夺权斗争,加上新植入的美国犹太富商围绕“蓝色罗斯柴尔德”展开的跨洋夺宝、拉特侄子与夏洛特妹妹之间的交集、柏林黑帮之间的矛盾、无脑冲锋队长的政变等新线索,每一个事件的发展、每一个人物的行为,都在细微处呈现着深刻的用意,它们共同构成了1930年代伊始的柏林浮世绘。但不得不提,与前三季比,这一季的步子似乎迈的有些大,拉特和夏洛特在危机四伏的大背景下感情迅速升温时不时撒糖、美国富商如入无人之境一般进入财阀家中并劫走老夫人与黑尔嘉、强势崛起的白手套组织一夜之间被夏洛特一己之力铲除、柏林黑帮组织聚首在守卫重重的柏林警局却被半路杀出的“已死之人”瞬间团灭,这些元素叙述不仅剧情夸张、节奏紧张、推进迅猛,且很容易让人感觉到不切实际,不知是不是为了配合超现实主义的时代背景。 本季的结尾也颇有深意:经历了前三季的痛苦煎熬,男主终于放下了与哥哥的纠葛,决心不再如傀儡般依靠其精神疗法过活,而哥哥引领他到窗边,看着楼下黑压压一片“被治愈心灵”的一战伤残老兵,并告知这支部队将由他领导,似乎是兄弟间最终的和解,也似乎是在映射魏玛德国即将走到终点迎来一个黑暗深渊式的新生。目测第五季开始会进入到纳粹统治的黑暗时代,不知道男主会不会黑化,也不知道有多少剧中人物的命运将会改写,唯一能预测的是,本季片头片尾遥相呼应的唱片曲《这一天价值连城》和众人的欢快热舞,应该不会在下一季的黑暗时代里如此这般的呈现出来。
  • 来自网友【Travis】的评论讲了这么多,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政治派系,还是魏玛德国的头头脑脑们,在魏玛德国时代没有一个人的行为是完全能自圆其说的,全部都有矛盾之处。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明明是德国军队打不过英法,是军队背叛了德皇着急忙慌的投降,却非要把战败的锅甩给SPD和犹太人;SPD和KPD是兄弟党,互相厮杀起来甚至比对右翼还猛,SPD甚至不惜请出极右的自由军团来收拾自己的“工人同志”;总理施特雷泽曼作为日耳曼主义者,面对法国的入侵却选择遵守《凡尔赛和约》;Benda议员为了共和政府拼命揭国防军的老底,和整个国家为敌,无视鲁尔区被法国占领的耻辱.....不光政治理念一团浆糊,各方势力的斗争手段也是各种上不了台面,下面的人不是街头斗殴就是栽赃陷害,为了“大局”作伪证,上面的人不是暗杀就是拍黄色录像,简直就是简直了。给你们来点攒劲的海报这海报设计老好了如果魏玛时期自媒体如今天一般繁荣昌盛,魏玛的抖X小X书小破站什么的一定热闹极了,评论区的帽子数量、质量、品种大概会像魏玛德国纸马克上面数字上的0那么多;各种博主随便整个话题就是流量密码,随随便便就出圈,可比骂资本家这种单一流量密码攒劲多了;魏玛小破站审核员必须996007(如果有审核),随随便便就累死了,伤亡率应该显著高于一战,属于极端高危职业.....另一方面,你就看魏玛德国那个经济状况,那个骇人听闻的通货膨胀,魏玛各种自媒体平台大概率会由于没有商家投广告而收入极低,某知名头部视屏平台估计一年能亏损75亿地租马克,只能靠Nyssen等黑心资本家的投资续命。而寄生在平台上的up主们的收入也必然非常低,由于有流量没收入,连柏林的高额房租都负担不起了,导致魏玛小破站隔三差五的的就会出现10万粉up主停更潮(德国加上奥地利、瑞士等海外德人,百万up主应该还是能混口饭的);但是考虑到魏玛德国同样骇人听闻的失业率,新人up主一定会源源不断的涌入魏玛小破站,妄图搞一份能负担起魏玛德国昂贵香肠的稳定收入,当个数字游民什么的,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小破站的人肉电池,被小破站割了韭菜.....魏玛失业军团,冲锋队和工人阶级战斗队的好兵源可惜魏玛德国没有抖X小X书小破站,人们不能躺在床上通过嘴炮获得存在感,只能走上街头,走进啤酒馆投入行动。无论《巴比伦柏林》中的大小人物行动和思想有多少矛盾之处,他们倒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几乎没有例外的都把自己交给了一个“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就像李安《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结尾蘑菇教导Billy的一样,不要问原因,不要迷茫,只要做自己应该做的就行了。或许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年轻的Billy还需要被教导,但是这种基础操作《巴比伦柏林》中那些从尸山血海的一次世界大战中爬出来的老兵早都学会了,可是这个Something bigger?到底是什么?something bigger在比利林恩所在的经济主导的当代世界,由于世界缺少Something bigger,什么是Something bigger并不是一个问题,可以泛指经济以外的所有其他东西。但在《巴比伦柏林》的世界,魏玛德国经济不行,没有面包,也没有香肠,但是同样也没有了皇帝和某著名铁血宰相,人们获得了选择的自由。当获得了自由,每个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选择,魏玛不行是一个结果,那么原因是什么?解药是什么?到底是因为皇帝,社会民主党还是法国人?从极左的KPD,到极右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都有一套自己的答案,对到底应该选哪一个?这个问题的烧脑程度大过一切悬疑片,在这里真相可不止有一个,真相多着呢,甚至真相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选择哪个真相。对于魏玛德国的人来说,在这样复杂的时代,“一个人除非善于用脑子,否则自由就会成为他一种讨厌的负担。自我若是软弱无力,再多的自由又有何用?我们参加群众运动,是为了逃避个人责任或为了得到免于自由的自由。”(《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狂热分子》在自由多于脑子的时代,各种势力粉墨登场就不奇怪了,把自由给不会使用自由的人是一件危险的事情,难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所以在魏玛的街头,最常见的不是躺平青年,而是狂热分子。“群众运动中坚的追随者。他们狂热地相信自己的信仰、主义绝对正确,而其他人的信仰、主义则绝对错误。很多群众运动摧枯拉朽的力量,正式来自其追随者这种确定不移的信仰。他们所以能够无比坚定,力量亦是源于此。他们不会因为危险而却步,不会因为障碍重重而气馁,不会因为有反面证据而困惑,因为他们根本否定有危险、障碍和反面证据的存在。 ”“信仰的力量不表现在能支使人移山,而在于能让人看不到有山要移。”(《狂热分子》)乱世出超人总而言之,在群众运动中,人们放弃了独立思考,放弃了自由。而当人们丧失了自我独立性,把自我交给了一个“Something bigger”,就得到另一种自由——一种无愧无疚地去恨、去恫吓、去撒谎、去凌虐、去背叛的自由。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尼采所说的“Uebermensch”。只是这个Uebermensch可不怎么样。大时代的小人物——魏玛德国社会阶层分析虽说人们获得了选择的自由,但除了需要做出选择的“脑袋”,人也是有屁股的,屁股对脑袋有决定性作用,极少部分能用脑子指挥屁股的人才能成为超人。我们来看看剧中的人们都长了什么样的屁股和脑子,在各种各样的屁股和各种各样的脑子作用下,他们都选了什么样的something。时刻牢记屁股!历史人物就不讲了,真实的历史可以去看历史书,有些人的思想至今仍然非常值得一读,比如说鲁登道夫,在我眼中他才是计划经济之父,而且人家不但提出了这个思想,还实践了,比老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和沙赫特拯救德国经济的历史也非常值得一读,虽然当时没有“休克疗法”这个词,但这就是事实上的“休克疗法”,在短暂的魏玛德国以后漫长的历史中他们的思想仍然牛逼闪闪放光芒,对后来的“休克疗法之父”杰弗里·萨克斯产胜过巨大影响。由于这只是一个德剧笔记,不是政治经济学笔记,就不聊了。癫狂的舞台《巴比伦柏林》被很多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剧情靠巧合推动,比如Rath的合租室友恰巧就是左翼奥地利记者;你说巧不巧,Rath租的那个房间的前租客恰巧就是第四国际的Kadakov;你说巧不巧,给Kadakov辩护的恰巧就是大名鼎鼎的Hans Litten;你说巧不巧,律师有个左派实习生恰巧就是Seegers闺女;你说巧不巧,闺女恰巧又和NKVD有一腿......诸如此类的巧合在影片中可不少。如果单从推理悬疑看这显然是主创团队创造力不足并且偷懒的表现,但如果把《巴比伦柏林》看成一个德国表现主义巨制的话则恰到好处。这部剧就是一个舞台,每个阶级在舞台上都有一个代表,而巴比伦柏林就是魏玛德国历史和精神的集合。看!这就是屁股!从表现主义的角度来看,Seegers、Nyssen这样有身份和地位的人有一个强大的屁股,他们的政治倾向是天生的,是遗传的。更强大的是Wendt、Litten律师、穷人医生这样的人是有个强大的脑袋,他们选择了脱离自己阶级的道路。而Rath、夏洛特、Bruno这些德国最普通的民众,是没有根基的人,他们既可以选择左,又可以选择右,用现在时髦的话讲,是中间选民,谁能赢得中间选民,谁就能赢得未来的德国。换个角度,他们的选择的道路就是未来德国的道路。平庸但肩负弑父使命的主角——Rath著名景点提示您,Rath是天主教徒我们的主角Rath是一个非常没有特点的人,他是一个平庸的人,不左不右,不好不坏,天主教徒(西部),一战老兵,有一门手艺(他确实是不错的警察),有责任心.....他是魏玛时代普通男性市民的标准用户画像,这个用户画像拿到今天套在大多数德国男性身上也是毫无问题的,属于岁月静好派,上班呗,生活呗,生命中最大的挑战就是work life balence,就这么过一辈子也挺好的。但是在魏玛德国哪个年代这么过就不太行,Bruno Wolter对他的评价真的是一点没错:“你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根本没有道德,只是照章办事,你的行为不创造任何价值”。这不是Bruno作为有志中年对Rath的看法,而是那个时代所有有政治抱负的人对逍遥派的看法。魏玛德国,怎么看也不像是可以逍遥的时间和地点。群众装饰,就为了衬托元首存在一般来讲,Rath这种“沉默的大多数”在历史上无足轻重的人,这种人多半来自无产阶级,历史从未把重要使命赋予他们的祖先,多半也不会把重要的使命赋予他们。在历史上,这些人除了作为数字,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用克拉考尔的话说,他们是”群众装饰”Das Ornament der Masse),就像08鸟巢或者36奥运会开幕式中那些体育场里欢呼的群众一样,无足轻重,他们主要是为了体现场面盛大,烘托晚会联欢的氛围而存在,还不拿钱,美其名曰:“志愿者”。但是Rath的出身又并非无产阶级,他的父亲是科隆警察局局长,在西部德国也算是重要人物,即使他想做一个小人物,历史也会找上门来。在《巴比伦柏林》第一季中,Rath奉父亲之命来调查黄色录像带,明明父亲是录像带主角,但非要骗他说主角是阿登纳。这样的任务,还真必须得儿子来办才行,家事和国事纠缠在一起。从魏玛德国的角度讲,如果阿登纳的黄色录像带公之于众,那么阿登纳恐怕很难在天主教背景的中央党继续混下去,脆弱的魏玛联盟恐怕难以继续支撑,魏玛德国很难避免极端化。如果看的更长远一点,这位现代德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人物可能就从历史上消失了,德国会怎样发展难说。从家的角度来说,Rath则必须完成精神上的“弑父”,既要摆脱他的天主教背景,也要摆脱父亲留给他的政治遗产。Rath之所以在《巴比伦柏林》这么宏大的叙事中成为主角,就是要完成精神弑父,在德国的毁灭中重生,成为一个新的、现代的德国人,而不是一个普鲁士人。最后这个结果当然是实现了,只是以一种狂暴的方式实现,魏玛德国最终是要变成联邦德国的。右翼小超人——Bruno德国最普通男性的画像Bruno Wolter。某种程度上,男二号Bruno是Rath的反面,如果说Rath想要在摆脱普鲁士的过去,Bruno就是魏玛德国中普鲁士精神的延续。胖胖的日耳曼小超人Bruno很大程度上和Rath一样,一战老兵,是个不错的警察,甚至比Rath还要好(Rath的一些马大哈式作风有时候挺无语的,并不太像刻板印象中的“严谨”德国人),有同情心(在安抚被误杀的红色街区市民的时候和给夏洛特钱),有行动力。在《巴比伦柏林》的舞台上,如果说Rath是中间派的手,Bruno则是右翼的手,他代表了右翼在民众中的支持者。蓝色的是普鲁士邦,占了德国一半土地和一半人口和一半经济Bruno是柏林人,地道的老普鲁士人,普鲁士含量90%,属于上三旗,而Rath作为科隆人普鲁士含量顶多10%,下五旗,在第二帝国谱系中地位只是比属于汉八旗的巴伐利亚人略高。莱茵兰是拿破仑战争后普鲁士不情愿的战利品,普鲁士一心想要萨克森,但是迫于奥地利压力只分到了莱茵兰,当时鲁尔区的煤矿钢铁都还没影呢,否则奥地利绝对不会干这种傻事。在魏玛德国,虽然莱茵兰和柏林同属于普鲁士帮,但对普鲁士的认同可以说天差地别,对皇帝的感情也大不相同。如果说Rath是有根的人,Bruno就是一个无根的中间阶层,无根的人自然不肩负着和德国过去决裂的历史使命,也用不着弑父。某种程度上,Bruno是Rath的反面,如果说Rath想要在摆脱普鲁士的过去,Bruno就是魏玛德国中普鲁士精神的延续。历史并没有给Bruno任何使命,但Bruno找到了自己的使命,他的Something bigger 就是德国的普鲁士道路,这是Bruno的选择,或者说,是一战失败后德国的一种惯性。毕竟在德国的版图上,普鲁士负责军事,比负责工业的莱茵兰不知高到哪里去了。炸死了,可惜了Bruno是《巴比伦柏林》中我最喜欢的角色,有理想,有行动力。且不说这个理想是否合适,他整体是个积极昂扬的人,但又没有KPD和NSDAP那样亢奋和癫狂。在第一季和第二季中,某种程度上Bruno是Rath要面对的最大的反派,这个反派相对可控。第三季Bruno死后,反派与其说是具体的人,不如说是某种社会中聚集起来的潜意识,《巴比伦柏林》的癫狂和亢奋程度马上上了一层楼,Rath的敌人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新一代日耳曼小超人登场从第三季开始,右翼小超人的旗帜被Wendt接过去了。方方面面讲,他都是一个更强的Bruno,只是级别太高,Rath还不具备和他直接掰手腕的资格。贫民窟的凤凰——夏姐柏林美人夏姐是全剧最有魅力的人,没钱,但有胆识,靠胆识翻身的典范。柏林平民窟家庭,属于城市贫民,大概相当于下岗工人这个群体。工人阶级也还是有下滑空间的,向上的大门紧锁着,但是向下的大门一直是敞开的,一个声音高叫着,你下来啊!夏姐家里没有正经男人,都是女人,女性在高失业率时代丧失了进厂做工的机会,想要生存就只能做皮肉生意了。做皮肉生意钱来的快,来的容易,但去的也快,很难完成原始积累,非得有一定定力,努力积累财富,还要付出艰辛才能完成阶级身份的跃升。《巴比伦柏林》第一季的开场有一个镜头,夏姐穿一件砖红色大衣,戴一个绿色的盔帽,走向柏林警察局,像极了警局红色的外墙和绿色的铜屋顶,她天生就是吃警察这碗饭的。注意看夏姐的绿帽和警察局的绿屋顶这也太绿了,给调色师傅加鸡腿夏姐的家庭显然不属于德国勤劳能干的产业工人阶级,姐夫明显不是柏林王响,顶多就是柏林邢三儿。这种人不是工人贵族王响支持的SPD成员,倒是像KPD这帮流氓无产者。姐姐明明已经陷入绝境,但仍然坚持躺平,这种家庭注定是要毁灭的。妹妹夹在夏姐和大姐中间,如果勤奋努力,便是下一个白日版夏姐,从赤贫走向SPD的产业工人之路。如果躺平,便成为大姐这样的人,多半会找个一样不争气的柏林邢三儿,堕入黑暗。当然还有第三条路,那就是自甘堕落,成为另一个黑夜版夏姐。夏姐虽然棒,虽然无敌,但某种程度上来说她和Rath是一样的人。Bruno的话:“你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根本没有道德,只是照章办事,你的行为不创造任何价值。”放在夏姐身上同样成立,只是我们可以指责Rath,但无法指责夏姐,因为在魏玛德国,夏姐这种人活着就要拼尽全力了,理想,尤其是大的家国理想太过奢侈。当然,夏姐还是比只有左派理想的魏玛小破站穷逼们高到不知哪里去了。柏林寡妇,这长相太典型了战争对社会的改变是全方位的。在《巴比伦柏林》中,女性线一直非常有趣,和男人们一样,女人们也被逼成了小超人,主要原因是男人的退场。Behnke夫人由于战争变成了寡妇,幸好身为中产阶级,还能收点房租度日,不至于成为另一个夏姐。最大缺德事儿莫过踢寡妇门挖绝户坟,这都不用踢寡妇门了,寡妇被逼得直接租房了。三个租客可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一个是激进的第四国际小提琴手,天天琢磨支持托洛茨基干掉慈父;一个奥地利左派记者临时工,热爱搞一些费力不讨好的政治新闻,付不起房租还天天被右派追杀;唯一像个人的就是主角Rath,租个房子还租到床上去了......这三个人真要是犯浑,没有一个是Behnke夫人能应付得了的,只有觉醒一条路了。KPD更需要这样能CNM的核心资产战争中失去丈夫的妻子和失去儿子的母亲,大概一定会不遗余力的反对战争,无论什么战争,是否正义,短时间内肯定是不太可能再变成右翼的日耳曼主义者了,她们多半会滑向左派。左派虽然会团结一切边缘人,但实际上她们对KPD来说也属于垃圾资产,KPD更需要能上街头和NSDAP死磕的工人阶级战斗队。战争寡妇们最终还是要依靠男人,只是那个时代女从人数上就比男的多不少,优质的男人数量稀少。当然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成立全女性黑帮抱团取暖,第三季中地下世界出现女性黑老大虽然意外但合情合理。阶级的背叛者——Seegers小姐和穷人医生在魏玛德国,女性不能工作很大原因是接受教育有限。那时候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1896年德国法律才允许女性上大学。魏玛德国末期,女性大学生只占学生的20%,今天德国女大学生数量早就超过50%了。纳粹时期,这个比例更是被压缩到10%,女性更是被禁止担任律师和医生。在任何社会,律师和医生都属于社会顶层(某些特殊情况除外),而且受人尊敬。这两个阶层多半属于资产阶级,因为律师执照和医生执照绝对算得上是资产,是金饭碗了。《巴比伦柏林》中两个左派角色Seegers小姐和穷人医生,是两个超越屁股的硬核角色,她们都是女性,大概也和男人退场后女性主义崛起有关系,论行动能力和智力道德水平,她们比小红书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作为手捧金饭碗的医生和律师,她俩没有用这门手艺来赚钱,而是用它来帮助人。在魏玛德国这样经济崩溃的动荡社会,穷人很难接收到良好的医疗,遇到问题了更是难找到好的律师。穷人的选票也是选票,能给他们提供社会服务,向来是医生和律师的从政之路。这演员选太好了,一看就是无敌女政委穷人医生自不必说,迅速成为红色街区的领袖,道德感召力极强。从面相上看,五官粗大甚至有点野蛮的医生甚至比苦出身的小女仆看起来还要苦大仇深,她大概也来自夏姐那个阶级。但她念了医学,拿到文凭,还是女性,不知付出多少心血,吃的苦至少不会比夏姐少。按常理,她已经脱离了无产阶级身份,屁股可以挪挪窝了,但是她选择去KPD做穷人医生,这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容克阶级的背叛者和无产阶级出身的穷人律师不同,Seegers小姐就是比较典型的西方左派了。她天生反骨,总说法语,老普鲁士柏林人热爱法语?20世纪前半页的主题是背叛,即好家庭的孩子们背叛自己的家庭和阶级,就像剑桥五杰的菲尔比一样,不知道是太聪明还是太愚蠢。《巴比伦柏林》中没有Seegers将军的背景,但是如果从原型Seeckt看的话,那他毫无疑问是一个容克地主,属于第二帝国最具政治地位的阶级。容克阶级的Seegers小姐嫁给右翼政治家Wendt,和他一起建设右翼实在是是在正常不过了,但是她却和父亲的事业对着干,加入了Litten律师的律所,和第四国际的人混在了一起。但是从第四季的表现来看,说Seegers小姐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吧,又不彻底,怎么看她也不像和Rath一样能够肩负这弑父的沉重使命的人。《巴比伦柏林》中大多数人的命运大概都已经注定,只有她的命运似乎仍然取决于她的选择,她未来的命运应该非常有趣。
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存储,如有侵权,3个工作日内处理。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