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飞影视
首页电影电视剧综艺动漫短剧

大盛魁-第36集

收藏下载分享

类型:历史 / 爱情 / 剧情地区:内详年份:2013

导演:王新民

演员:午马 / 郑玉 / 乔振宇 / 于震 / 周显欣 / 吴连生 / 王绘春

云播资源如遇卡顿,请切换播放资源

线路1

第01集
第02集
第03集
第04集
第05集
第06集
第07集
第08集
第09集
第10集
第11集
第12集
第13集
第14集
第15集
第16集
第17集
第18集
第19集
第20集
第21集
第22集
第23集
第24集
第25集
第26集
第27集
第28集
第29集
第30集
第31集
第32集
第33集
第34集
第35集
第36集
第37集
第38集
第39集
第40集
第41集
第42集
第43集
第44集
第45集
第46集
第47集
第48集
第49集
第50集
第51集
第52集
第53集
第54集
第55集
第56集

情节简介

电视连续剧《大盛魁》由创业、兴业、歇业三部一百集构成,历史跨度270年。由三个独立完整的故事构成。讲述了王相卿、张杰、史大学等三个赤手空拳创业的故事。本剧由王新民执导,于震乔振宇吴连生等主演。电视连续

用户点评

  • 来自网友【木林森-USTC】的评论 南方都市报原创2023-09-22 18:44近日,一部剧本写了4年、拍摄了3年,又等待播出10年之久的电视剧《大盛魁》在内蒙古、天津、山西、湖北四大卫视频道黄金档开播,乐视视频同步上线,引发了观众的追看和热议。该剧由曾执导过《铁道游击队》《侠客行》《连城诀》等荧屏代表作的王新民担任总导演和总编剧,于震、乔振宇、吴连生领衔主演,剧集由创业、兴业、歇业三部分构成,历史跨度270年,讲述了清代“走西口”历史背景下,由晋商创造的中国清代最大的跨国贸易商号——“大盛魁”的兴衰传奇。《大盛魁》开播两周,收视率位居省级卫视黄金剧场电视剧收视率前列,豆瓣评分一度冲上9分,目前稳定在8.8分。这部在发行和上星播出的路上历经坎坷的电视剧,终于向观众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一部口碑出色的历史题材大剧,为何压播十多年?在众多网络平台中,为何只有乐视视频购买了该剧版权,其他平台都不愿意跟进?年过七旬的资深导演王新民为了让该剧能与全国观众见面,经历了怎样的十年坚守和不懈努力?南都记者日前采访了王新民导演,他解答了其中的谜题。坎坷“《大盛魁》被耽误了,但在今天播出可能更有意义”《大盛魁》自2006年开始策划,2009年开机拍摄,拍摄了3年,于2011年拿到了发行许可证。拍摄期间,王新民导演及其团队得到呼和浩特全族人民的鼎力支持,但在观众的翘首期盼下,该剧却迟迟未能播出。除了于2017年在内蒙古地方电视台播出过一轮,该剧一直未能上星与全国观众见面,而这也令导演及主创团队“意难平”。对此,王新民坦言:“我们的剧拍出来以后,审片组、中央电视台都给了很高的评价,但我们制作单位对发行没有充分的认识。随着咱们国家整个电视剧市场的形成,发行是一个新型的行业,我们对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开始发行的阶段,没有找专业的发行,这样就把这部剧给耽误了。”该剧在发行的过程中遭遇了不少困难。王新民透露道:“这部剧因为拍出来大家都觉得好,应该上央视一套。但上央视有许多条件,首先是集数的限制,必须在40集以内,长剧就很难播出,所以在能否进央视这里,前后耽误了三四年。后来我们几次希望能够进入省级卫视,但因为发行主导权不在我们这,这又造成了拖延。”直到2017年,主创团队才拿到了发行权,《大盛魁》在内蒙古地面频道开播,迅速在内蒙地区形成了收视热潮,收视率达到11.9%,市场份额占比达到33%。获得如此不错的收视成绩,王新民想趁热打铁,让《大盛魁》“上星”,但在省级卫视的发行过程中再次受挫,再次被搁置,直到今年,《大盛魁》才顺利在四家省级卫视频道黄金档重磅推出。王新民感慨道:“虽然发晚了,但现在播出也有现在的好处。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这部电视剧会鼓舞人心。因为它讲的是历史上的三个年轻人和一帮平民草根,他们为了生存来到了苦寒之地的塞外,在这个地方一步步地创业,最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我觉得对今天的年轻人可能更有鼓舞意义。”该剧除了在四大卫视联播,也在乐视视频独家上线播出。当下,各长视频平台的影视作品如雨后春笋,平台对优质的独家内容都处于饥渴的状态。《大盛魁》口碑不俗,为何在长视频平台的发行中同样应者寥寥,成为遗珠?王新民坦言:“我们确实在后来的发行中跟几大视频平台都谈过。有的平台是看完以后,觉得片子制作时间太长了,现在这么多新片,好像更应该播新片;也有平台持怀疑态度,片子看完也觉得挺好,为啥央视、卫视没播,所以他们也下不了决心。”正值王新民焦头烂额之际,他遇到了乐视视频。“他们对这个片子的理解跟我们一样,他们觉得是一个很好、很励志、非常符合当下播出的电视剧。因此他们毫不犹豫地确定买下版权。”与乐视签约后,王新民下定决心再次联系省级卫视,让《大盛魁》圆一次与全国观众见面的梦。“从我的内心来讲,我希望这部讲中国商人创业历史的电视剧能够与全国老百姓见面,良心作品能够被看见,哪怕收不回投资、赔了钱也没关系。当时想就内蒙卫视播也可以,但我们的发行公司又联系了山西卫视、湖北卫视和天津卫视,这样就实现了四星联播的局面。”导演与观众都没有留下遗憾。选角“从来不选贵的演员,只选有实力且对角色充满热爱的演员”不同于现在的影视剧喜欢选流量明星当主角,在王新民的戏里,主角不一定要有流量,但一定要贴合剧本的人物设定,一定要会演戏。他说:“我选演员从来有一个观点:不选贵的。我选的演员一定要和剧本人物在气质上、形象上非常接近,不是看演员多么有名、有多少人在关注他,这些并不重要;第二点,他必须会演戏;第三点,我要求所有来我这儿演戏的演员,必须喜欢TA所扮演的角色,他不喜欢勉强来演是不行的。”于震饰演王相卿。于震、乔振宇、吴连生这三位主角,正是在“王氏选角法则”里挑出来的。他们都是实力派,也对自己所饰演的角色充满了热爱。与于震的面谈,给王新民留下深刻印象。“我第一个选的就是于震。我看他的戏还不错,就把剧本给他,没想到他看了以后,非常激动,他六次来到剧组跟我谈他对王相卿的理解,他想来塑造这个人物,甚至提出来他的片酬可以入股这部作品。这非常不容易。” 除了于震对角色的真情流露打动王新民,王导还发现,于震与“王相卿”的外形、性格十分相似。“在聊天过程中,我发现于震身上有种不服输的性格,就像戏里老彩头对王相卿的评价。”其实王相卿一开始的性格并不讨好,有点混混的感觉,有些观众对于震过往演过的抗战神剧有所排斥,将怀疑上升于演员。对此,王新民表示:“于震确实演了一些不太成功的作品,但并不能说明他在这部作品里头不成功;第二,一个成功的人,他一开始并不见得那么伟光正,很多小人物一开始有很多小毛病,但他能在人生历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学习,最后成长起来。他们走过的也是王相卿的道路。”王新民肯定了于震的演技,认为他的表演越到后面越能看出人物的变化和层次,是能让观众信服的。乔振宇饰演张杰。王新民在“张杰”这个角色的选择上也花了相当的心思。他说:“张杰在戏里是一个大马贼,他是很帅的,让别人一见他就能产生一种信任感,但实际上他经常在骗人。而且他走南闯北,外形打扮格外洋气。”王新民选择了外形帅气的乔振宇饰演张杰,并重点让他在表演上下功夫,出来的效果既符合人物的要求,也符合观众的期待。吴连生饰演史大学。吴连生饰演的“史大学”也十分出彩。“史大学在戏里是一个非常抠门的买卖人,吴连生一看长得就挺像的。他也是通过试戏、聊剧本,聊他喜欢这个人物,而且给人物设计了很多小细节,我们才把他确定下来。吴连生当时并不是很有名,但我们要找的就是符合人物要求、热爱这个角色,同时又有表演才能和天赋的演员。” 坚守“用拍短视频的方式来拍剧,降低了影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2006年初,当王新民决定把诞生在内蒙古,却被尘封半世纪的商号“大盛魁”的故事搬上屏幕时,他就注定要走一条与大盛魁创业者一样艰险而曲折的道路。“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挺大的挑战,因为关于这个故事和人物的史料很少,我们就决定从收集史料开始。”为了真实还原那段历史,王新民组织了众多学者专家,沿着当年创业者的足迹深入内蒙古各地,踏访湖北、山西、北京等地,并远赴蒙古国与俄罗斯等地,搜集资料,编辑出版了200万字的大型史志图书《旅蒙商通览》和100万字的《走西口通鉴》。“这两部书成为我们所有参与本次电视剧创作的编剧、导演、策划、美术、演员们必读的作品。”此后,由老中青三代人组成的编剧团队,历时四年,数易其稿,最终完成了《大盛魁》的剧本。“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剧本做得扎实,才能够使剧中的人物鲜活起来,才能够让这个戏符合具体的历史逻辑和给人一种真实感。”除了搜集资料、实地调查、精心打磨剧本,王新民及其团队一直在坚持传统的拍摄手法,用电影的拍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们依然会使用两个月的时间来画分镜头,并将一个个镜头进行封盘处理。当下许多剧组并不会做分镜头的工作,而是直接通过演员在现场走戏完成拍摄;有的剧组用拍摄短视频的方式来拍摄影视剧,除了特写机位是演员本人以外,全景机位几乎都是替身。对此现象,王新民表示十分痛心,并坦言自己坚决反对演员顶着天价酬劳却使用替身的现象。“你采取这种方式拍摄,对得起观众吗?剧组花了这么多钱,观众又对明星这么期待,最后我看戏只有几个特写是明星演的,其余都是替身,这样做,对不起观众。”他以《大盛魁》最近一集为例,说明了真诚表演对戏的重要性。王新民说:“王相卿当时听说香玉死了,他起身往外走,那场戏是个全景戏,于震演的时候一下子绊倒在一个木桩上,扑倒了。如果是一个替身演的话,他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吗?那个镜头不是事先设计好的,于震的情绪到了,他把那个急着要赶回山西的心情和形体动作全部表现出来。如果我们用拍短视频的方式来拍电影和电视剧,是降低了影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当下很多影视作品将重金砸到美术上,追求美轮美奂的场景服装,王新民认为这将使作品如空中楼阁,华而不实。“投资方如果不注重剧本的质量,不注重讲故事的逻辑和人物的塑造,这样的戏尽管有流量,但也可能会失去观众。”《大盛魁》是根据真实史料改编的历史题材剧,主创力求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乃至于服化道都力求还原历史而非华美。此外,为了还原真实的场景,在哪个季节的戏份,王新民就等到哪个季节拍。“季节真实,服化道力求真实,使人们能够感受到300年前,他们三个草根兄弟既没有背景,又没有后台,也没有钱,他们语言也不通,来到内蒙古草原,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还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商业奇迹,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我们何不能像他们一样,也去干出自己的事业呢?”王新民认为,好作品不怕晚,正是好作品才能给大众带来独有的温度与深度。即使《大盛魁》结束制作已达十年之久,即使市场环境已与当年不同,但是主创团队对观众的负责与热情,对影视的尊重与热爱,对行业的反思与期望,依然值得我们去尊敬与思考。采写:南都记者 蔡丽怡 实习生 江欣怡图片:受访者提供编辑:刘芳
  • 来自网友【老左】的评论大家觉得大盛魁好看,首先是因为这部剧就是真实发生的历史。王相卿、史大学、张杰,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虽然这是真实的历史,但是大盛魁并没有留下任何一页文字资料。为了真实地还原这段历史,在动笔写剧本之前,王新民导演就带着一帮专家,用两年时间,沿着当年大盛魁的足迹,走访了中蒙俄的茶叶之路,以及国内旅蒙商活动的各个省区,编写了厚厚的两大本《旅蒙商通览》:有了这些积淀,才能写出真实的好剧本。这部剧一开头,就让观众看到,当时的蒙古老乡,连铁锅都没有,炖羊肉都是把石头烧热了,再放到羊皮袋里去煮羊肉。康熙为了平定葛尔丹,最终准许随军民夫们带着一些商品出关,等于是打破了两千年来的封关体制,在当时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开放,因此给王相卿这些贫苦农民带来了改变人生命运的巨大商机。康熙的这次改革开放,促成了后来的走西口移民大潮,汉民融入蒙古草原,给游牧民族带来了急需的生活物质和农耕文明。从此之后,长城内外再也没有发生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大规模战争。而之前这种战争延续了两三千年。所以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贸易消弭战争的大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二战后期,罗斯福也是考虑用自由贸易消弭世界大战,提出建立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和规则。到今天,我们提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这些都是一脉相承的人类社会实践。所以,我们看大盛魁,是通过大盛魁这个草根商号的崛起,看当时康熙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巨大进步的历史背景。真实地反映了历史,在今天的天朝,已经可以说是难得一见的好作品了,但还不能称得上是上乘的经典之作。必须是有“灵魂”的现实主义作品,才称得上是上乘的经典作品。所以,在完成基础资料的积累之后,剧本动笔之前,王新民导演一再强调,我们要找到大盛魁的“魂”,也就是大盛魁的普世价值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的剧本就会成为一部几个草根发财致富的平庸传奇,白瞎了大盛魁延续300年辉煌历程这个好题材。这个问题,确实困扰了我们很长时间,直到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雷曼等百年巨商轰然倒塌。为什么?贪心惹祸啊!那为啥大盛魁能延续300年呢?要知道,大盛魁最后也没有倒塌破产,而是在连年的战争年代中主动歇业的。最后一任大掌柜把账上的钱都还给了股东们,只剩下财神爷名下谁也不能拿走的银子,回到老家买了几千亩土地,打算今后有机会东山再起。所以,大盛魁延续300年的历史中,必定埋藏着一个能让企业长盛不衰的秘密。这个秘密到底是什么呢?2009年春节,我在家里一边冥思苦想,一边在电脑上乱翻,突然翻到一张照片,一座晋商大宅院的大门门楣上的匾额中,写着三个大字:学吃亏!这就像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立刻联想到,大盛魁史料中有许多“学吃亏”的案例,而且学吃亏学到了极致,最典型的号规就是著名的“一本一利”:大盛魁对牧民都是赊账,并按朝廷规定的三分利率计息,如果牧民遭灾还不上,任何掌柜伙计不得催债,每年牧民能还多少是多少,当牧民还的利息等于本金时,账本上立即停息,不再增加。这就是“一本一利”。有人说,这么干,大盛魁不是早就破产了吗?确实,当初财东们为此打得不可开交,你死我活。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看剧就明白了。大盛魁“学吃亏”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冻饺子”:当大盛魁发明的冻羊肉生意被众商号群起效仿变成红海时,王相卿他们把冻羊肉包成冻饺子,走了四千里路,大年三十白送给驻守边关的十万大军。此举感动了无数的观众。我在序言中说的最受欢迎点赞5.5万次就是这一段故事。后来发现这段戏另一个视频点赞6万多次。“舍”字当头的“吃亏”商业文化并非大盛魁所独有,与大盛魁同时代的扬州郑板桥,曾给他的商人亲戚题写了“吃亏是福”横幅,并题记说:“满者损之机, 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利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继平且安”。湖南商人把这个横幅塑在古商城洪江的商行墙壁上,作为经商警语。当时的徽商也有一 幅信联:“世事每逢谦处好,便宜多自吃亏来”。而许多晋商,则更是把“学吃亏”三个大字高挂在门匾上,一代又一代的延续下去。这就是我们中国的东方商魂啊!“商以诚为本,人无信不立”。“诚信”作为商业文化的最根本基础,东西方都是如此。 东西方商业文化的不同在于:西方商业文化讲的是“利益最大化”,而以大盛魁为代表的东方商业文化讲的是“有舍才能有得”。一百多年来,我们都在学习西方的商业文化。现在,是时候通过大盛魁的故事,回顾和重温我们自己的优秀商业文化了!所以,我们这部剧的剧名就是:大盛魁第一部 东方商魂上篇 商道难下篇 学吃亏
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存储,如有侵权,3个工作日内处理。网站地图